一、防汛基本知識
1.什么是汛期?
汛期是指江河由于流域內季節(jié)性降水、融冰、化雪引起季節(jié)性水位上漲的時期。
2.什么是防汛?
防止和減輕洪水災害,在洪水預報、防洪調度、防洪工程運用等方面進行的有關工作。汛的含義是指江河、湖泊等水域的季節(jié)性或周期性的漲水現(xiàn)象。
3.什么是洪災?
洪災是由于江、河、湖、庫水位猛漲,堤壩漫溢或潰決,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災害。洪災除對農業(yè)造成重大災害外,還會造成工業(yè)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,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自然災害之一。
4.降雨的特性
降雨可按空氣上升的原因,分為峰面雨、地形雨、對流雨和臺風雨四類。
24小時降雨強度與等級(單位:毫米)
小雨10,中雨10—25,大雨 25—50,暴雨50—100,大暴雨100—250,特大暴雨大于250。
5.暴雨預警信號等級劃分?
藍色預警:12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,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(xù)。
黃色預警:6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,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(xù)。
橙色預警: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50毫米以上,或者已達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(xù)。
紅色預警:3小時內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,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(xù)。
二、雷電防御
雷電是伴有閃電和雷鳴的一種云層放電現(xiàn)象。

防御措施:
1、應該留在室內,并關好門窗;在室外工作的人員應躲入建筑物內。
2、切勿接觸天線、水管、鐵絲網、金屬門窗、建筑物外墻,遠離電線等帶電設備或其他類似金屬裝置。
3、避免使用電話和無線電話。
4、切勿游泳或從事其它水上運動,不宜進行戶外球類、攀爬、騎駕等運動,離開水面以及其它空曠場地,尋找有防雷設施的地方躲避。
5、切勿站立于山頂、樓頂或其他凸出物體,切勿靠近導電性高的物體。
6、在曠野無法躲入有防雷設施的建筑物內時,應遠離樹木、電線桿、桅桿等尖聳物體。
7、不宜駕駛、騎行車輛趕路。
三、大風防御

1、盡量減少外出,必須外出時少騎自行車,不要在廣告牌、臨時建筑物下面逗留、避風。
2、如果正在開車時,應駛入地下停車場或隱蔽處。
3、在房間里要小心關好窗戶,在窗玻璃上貼上米字形膠布,防止玻璃破碎,遠離窗口,避免強風席卷沙石擊破玻璃傷人。
4、在公共場所,應向指定地點疏散。
5、農業(yè)生產設施應及時加固,成熟的作物盡快搶收。
四、暴雨防御
暴雨是指24小時降雨量在50-99.9毫米的降水、24小時降雨量在100-249.9毫米的叫大暴雨,24小時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的叫特大暴雨。
防御措施:
1、遇積水,車繞行。駕駛員行車過程中,突遇暴雨,當心路面或立交橋下積水過深,盡量繞行,切莫強行通過。
2、水中行,避井坑。出行遇到暴雨引起大面積積水,特別是兒童、婦女、老人要注意觀察四周有關警示標志,注意路面,防止跌入窨井、地坑、溝渠等之中。
3、多觀察,防觸電。暴雨襲來,驟不及防。切記留心觀察,遠離電線、電器等設施,以防漏電導致傷亡。
4、砌土坎,防內澇。為防止暴雨發(fā)生時雨水灌入室內,居民可因地制宜采取放置擋水板、堆砌土或其它有效措施,將其拒之門外。
暴雨來臨,關閉門窗,防止雨水撲入屋內,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、煤氣等設備。

切斷低洼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。

不要在流水中行走,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。

在山地如發(fā)現(xiàn)水流湍急、混濁及夾雜泥沙時,可能是山洪爆發(fā)的前兆,應離開溪澗或河道。

暴雨中開車應打開雨霧燈,減速慢行,注意預防山洪,避開積水和塌方路段。

注意街上電力設施,如有電線滑落,即刻遠離并馬上報告電力部門。

如住所可能出現(xiàn)嚴重水淹,應撤離居所,到安全地方暫避。

五、洪水防御
洪水暴發(fā)時如何防備與自救:
1、一定要保持冷靜,迅速判斷自己周邊環(huán)境,盡快向山上或較高地方逃跑轉移。如一時躲避不了,應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。

2、認清路標,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,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。

3、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,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。洪水到來時來不及轉移的人員,要就近迅速向山坡、結構牢固的樓房上層、高地等地轉移。

4、泥坯房里人員在洪水到來時,來不及轉移的,要迅速找一些門板、桌椅、木床、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。不宜游泳、爬到屋頂。

5、洪水來臨前,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。

6、如果被洪水包圍時,要設法盡快與當?shù)卣虿块T取得聯(lián)系。報告自已的方位和險情,積極尋求救援。

7、千萬不能游泳逃生,不能攀爬帶電的電桿、鐵塔,遠離傾斜電桿和電線斷頭。

8、如已被卷入洪水中,一定要盡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東西,尋找機會逃生。
